时间:2022-10-14 21:22:34 | 浏览:1995
曾经白酒界泰斗沈怡方先生说过:“贵州有两宝,茅台和董酒”。董酒就像一个世外高人一样,看似平淡无期,实际上却内功深厚。在第二届评酒会上,当时的专家对董酒的评价是八个字:“香艳露骚,味浓丰润”。没错,董酒就是凭借着这个“骚”而顺利出道,当年被评为老八大名酒之一。
董酒的这个“骚”并不是贬义,反而是对董酒酒香和口感的一种夸奖,香气达到一定的浓郁地步,甚至都有点骚臭味。董酒就像是榴莲、螺蛳粉一样,喜欢它的人对他爱不释手,不喜欢它的人挥手让它走开,但是当你真正地品尝之后,你也会深深地爱上它。
董酒的这个“骚”是来源于它的制作工艺,而正是因为这一特点,让董酒成为开辟了白酒十二香型之一的“董香型”。说到现代董酒和董香型的起源,就要说到清朝和民国时期,以程明坤为代表的程氏酒坊。
贵州董公寺
早在清朝年间,贵州董公寺一带就有很多酿酒的小作坊,其中几代酿酒传承下来的程氏酒坊所酿制的小曲酒最为出色。程氏的先人们不断收集民间有关酿酒、制曲的配方加以研究改进,并对程氏小曲酒的酿造工艺和配方进行代代传承。
民国初期程明坤接手了程氏酒坊,正式找个人奠定了现代董酒的基础。程明坤虽然不仅酿酒工艺,而且他还对中医和中药有很深的研究。于是他就想,能不能将中药材融入到酿酒工艺中呢?
在1927年,程明坤将程氏酒坊改名为程家窖酒,并且将中药材磨成粉融入到酒曲了,形成了制小曲的“百草单”和制大曲的“产香单”,开创了药香型白酒的先河。这两个制曲中融合了130余味中药材,在1942年程明坤又将程家窖酒改名为董酒 这就是董酒的由来。
建国后程氏酒坊被收归国有,程家人将董酒的酿造技术无偿献给国家。如今董酒的酿造技术为国家机密,现在除了董酒之外,市面上的其他几款董香型白酒,比如程家窖酒、董宛等均为程家人后代所开创。
1957年,贵州省成立了国营董酒厂;1963年董酒参加第二届评酒会,并且顺利被评为“老八大名酒”之一。1983年被列为“国家机密”;1994年被重申为“国家秘密”;2006年被重申为永久“国家秘密”。此殊荣,在中国白酒企业中绝无仅有,即使是茅台也远比不上。
在陈锡初厂长的带领下,八九十年代,在贵州省董酒的风头不亚于茅台,因为风格和口感独特,董酒几乎是供不应求。1992年,是董酒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年,董酒的产销量高达11610吨。在九十年代初,董酒厂自豪地打出了“不喝董酒不懂酒”的广告语。
从1993年开始,董酒开始走下坡路。1993年,中国开始全面履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一些珍稀的动物制品被禁止贸易。其中就包含董酒配方中的虎骨、穿山甲、犀角,没有办法,董酒只能开始删减配方,这样肯定会对董酒的口感有一些影响。
另外,当茅五剑汾泸古等名酒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而在提价和降价的市场上打得不可开交时,董酒并没有参与价格战,而是一味地去兼并。1994年,五粮液成为行业老大,浓香酒异军突起,董酒的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终于董酒按耐不住浓香酒的诱惑,没有能坚持董香酒,而是下定决心开发浓香酒。于是像金董酒、银董酒等浓香酒诞生了,董酒的这一骚操作也让它永远失去了一些忠实的消费者。
1995年,时任董酒厂董事长的陈锡初溘然长逝。陈锡初的离世,对董酒酒厂来说如同五雷轰顶,董酒一度走入山穷水尽的地步。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停产后,深圳振业集团开始入主董酒,振业集团直接将摇摇欲坠的董酒推入深渊。
振业集团最厉害的是让董酒酒厂完全放弃董香酒,尽全力生产浓香酒,结果导致了董香型白酒市场的大幅度萎缩。2003年,董酒酒厂大面积停产,曾经风光无二的董酒变得无人问津。再加上2004年酒厂失火,董酒的1000多吨基酒损失殆尽,多年的积蓄毁于一旦。
2007年,董酒迎来了发展的转折点,福建万祥、七匹狼、北京申易通、上海华欣,开始联合执掌董酒,振业集团退出。这次董酒开始坚持自我,恢复了董香酒的生产,推出了后来的经典产品——国密董酒。国密董酒当时的定价也是力压茅五剑,为699元。
这次董酒虽然方向对了,但是市场却选错了,将产品主要销售到不怎么喝酒的福建省。你要是卖茶,到福建准没错;你要是卖酒,那就看福建人什么时候不想喝茶了。
2012年,董香型白酒产能恢复到1992年的水平,但是销售额始终上不去。在2015年,董酒终于撑不住了,在天猫双十一上对“国密董酒”进行99元挥泪大甩卖,多年的价格体系彻底紊乱。当然,那个时候,我也抢到过两瓶。
董酒这次挥泪大甩卖,虽然坑哭了不少经销商,但是也确实让不少消费者感受到了董酒作为中国名酒的底气和“风骚”。现在,董酒公司确定了由国密佰草香、国密、珍藏、密藏、娄山春五大系列以及红旗飘飘个性化组成产品矩阵。
董酒的生产工艺和配方都很特殊:在制曲时加入130余味中草药,采用大曲、小曲发酵,双醅串香蒸馏的生产工艺。国家名酒几乎都采用大曲酿造工艺,唯独董酒采用大小曲工艺,从微生物状况分析,小曲多用纯种,以糖化菌、酵母菌为主,酶系较简单。
添加中药材是董酒工艺的一个特点, 其作用是为董酒提供舒适的药香,并利用中药材对制曲制酒微生物起促进或抑制作用。董酒生产采用大曲制香醅,小曲制高粱酒醅,蒸酒时,高粱小曲酒醅在下,大曲香醅在上进行串蒸。
以董酒为代表的董香型白酒,和以酒鬼酒为代表的馥郁香型白酒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那就是价格高。董酒在百元以下几乎没有产品,除了品鉴的小瓶酒。董酒和酒鬼酒的贵是由工艺决定的,并不是像酱香酒那样的炒作。
我上次喝国密董酒还是在几个月前,这个香气还是与众不同,但是比起老董酒来说多了一丝浓香为,毕竟也做过那么多年的浓香酒。国密董酒诸味谐调性不好,下咽时倒不怎么辣口,回味中一丝丝药香飘来,时浓时淡。
总之董酒的质量是绝对有,因为董酒的产品普遍价格高,我有时会买一些小瓶国密董酒或是小金董,过过瘾得了,像佰草香一瓶一千多,我也买不起。有人将董酒看做下一个茅台,但据业内人士披露,董酒的年销售额才刚刚突破十亿,想超过茅台还是再等等吧!
董酒产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董公寺镇,是中国老八大名酒,贵州省仅有的两大国家名酒之一。1957年,董酒厂与茅台酒厂一样由解放前的小作坊组建为企业,所酿之酒在全国第二、三、四、五届评酒会上四次蝉联“中国名酒”称号,并荣获国家金质奖章,其生产工艺
董酒的“骚”:曾经白酒界泰斗沈怡方先生说过:“贵州有两宝,茅台和董酒”。董酒就像一个世外高人一样,看似平淡无期,实际上却内功深厚。在第二届评酒会上,当时的专家对董酒的评价是八个字:“香艳露骚,味浓丰润”。没错,董酒就是凭借着这个“骚”而顺利
有这样一款酒,他是老八大名酒之一,在第二、三、四、五酒全国酒评会上蝉联“中国名酒”称号,其生产工艺和配方在独一无二,在蒸馏酒行业中独树一帜,被国家列为“国家机密”。他就是董酒,说起董酒,喜欢的人对其独特药香如痴如醉,不喜欢的酒友却敬而远之,
作者:李虓白酒如人,每一款白酒,都有让人记住的特点。提到董酒,必然联想到三个关键词,“老八大名酒”“国密”以及“更健康”。从2019年董酒开始以“更健康的高端白酒”为主诉求至今,经过两年的加速发展,无论是在高铁、高速广告的全线投放,还是越来
1979年第三届评酒会,董酒再获中国名酒称号,俗称新八大名酒,198O年董酒推出了白底黑边董。此酒只生产两年不到。<->,左下角“优"字,和印章“中国名酒"称号,都是第一次使用。优字的外圈是齿轮,优字左右相连。中国名酒四字特殊设
近日,随着酱香品类和贵州产区热度的不断攀升,作为贵州白酒的重要成员和唯一特殊香型代表——董酒的价值,在多个重要场合被重提。一个白酒产品是否有产品力,是否值得运作,最简洁明了的验证方式就是看其老酒价值。因为白酒具有金融投资属性,如果经过市场的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对于退出一般工业的梁子湖区来说,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是一条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路径。位于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东南与大冶市接壤的邱山村瞄准特种中药材产业,打造鄂州市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筑牢了富民兴村的产业基石。邱山村党支
大河网讯 南召县四棵树乡五朵村村民郝洪波是当地有名的中药材种植大户,也是一位中药材“土专家”,能识得上百种中药材。十几年前,他深入村内的五朵山采药,从事中药材购销生意,凭借多年对中药材行情的了解,他得知五朵山中蕴藏着数不尽的“无价之宝”。珍
霍山县落儿岭镇古桥畈村一块白术种植田里,一根根黑色的微喷管伸展到每个地块,管道上的许多小孔冒出了小喷泉,原本干燥的土壤逐渐变得湿润松软。“山区种植药材,土壤肥力要好,对灌溉要求也高。像这种山间小地块,大水漫灌浇不透,还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只能
9月9日,2021年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第37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在安徽亳州开幕,吸引众多客商前来洽谈选购。图为药工在展示中药炮制技艺。(刘勤利摄/光明图片)9月9日,2021年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第37届全国(亳州)中药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亳州是商汤建都之地,曹操、华佗的家乡。该市中药材交易中心当前不仅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也是全国中医药行业公认的中药材价格形成中心,市场中药材营销品种多达2600余种,围绕市场经营商家逾万户,每日客流量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中医药
记者 马媛媛8月中旬以来,潍城区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自行动开展以来,已查处“双打”违法行为20余起,联合公安对8大类、1.5万余件、总货值30余万元的假冒伪劣商品进行了集中销毁。潍城区
日前,在开平区刘官屯村,农民正在加工中药材。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为抓手,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基地。以中药材种植示范区为核心进行标准化种植推广,逐步实现中药材种植不断扩大规模,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开出
“娃呀,起来喝口五谷汤,看你感冒的,喝了出出汗,就好了。”这是我小时候最常有的记忆,感冒了,父亲把平日里在山上挖的柴胡、麻黄、以及家里的葱根、生姜和谷米等熬成的汤,让我喝了,虽然说药味苦涩,难以下喉,但喝了的确管用,一两个时辰,感冒就好了。